台灣投資移民專家
  • Home
  • 申請資格
  • 申請流程
  • 樂活台灣
    • 居住
    • 教育
    • 醫療
    • 交通
    • 飲食
    • 娛樂
  • NEWS
  • FAQ
  • Home
  • 申請資格
  • 申請流程
  • 樂活台灣
    • 居住
    • 教育
    • 醫療
    • 交通
    • 飲食
    • 娛樂
  • NEWS
  • FAQ
回到新聞瀏覽

台灣餐飲業倒閉潮才剛開始?

5/29/2020

0 Comments

 
Picture
2020才過3個月,就有上百家知名業者倒閉!死亡名單一字排開:下面這兩種行業最慘。

漢肺炎除了對於全球人民健康造成威脅之外,同時對於經濟也造成一波很大的影響。不僅日前重創美股、台股,在台灣許多行業都受到衝擊。日前在網路上,有人整理出一份「2020年消失的企業」,總數竟然多達約168家,許多知名的店家都抵擋不住這波倒閉潮。

從名單上來看,
最多的是餐廳餐飲業,多達60多間;次者則是旅行社業,為28間。其他倒閉業者像是知名美妝通路美華泰,在台灣經營約42年,在3月2日表示因為疫情衝擊,造成公司嚴重虧損而不堪負荷,15間分店預計將在6月30日全部關閉。知名的餐飲業,像是知名藝人謝霆鋒的鋒味曲奇餅舖、古天樂的名廚酒家、欣葉食藝軒等。2020年才過三個月,已有這麼多店家消失,不免令人感到驚訝。

不過這一波倒店潮也不完全都是因為疫情使然,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提到,其實這一波倒店潮影響的因素有很多,這也算是一個趨勢,其中的變數也非常多,但會造成倒店,大抵可以歸咎出兩個原因:商家自己有獨特性的支出、缺乏民眾消費支撐力。
有些店家倒閉是因為:二代不接手、店面房租沒有辦法支撐、狀況可能本來就不太好,又或者是本來所在的商圈轉移的關係。本來就有存在危機,此時疫情又出現,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只能收店。

而以觀光客為主的商圈像是西門、士林、永康等,人潮明顯少了許多,自武漢肺炎爆發後,生意冷冷清清,在士林已有多間店面沒有辦法撐過去,掛上招租的牌子,有些店家乾脆不出來營業,昔日晚上擠得水泄不通的人潮,如今光景已不在。

永康商圈也是同樣的情況,整體生意下滑,
還傳出有伴手禮店甚至開店不到一週就關門大吉。以前大排長龍的知名牛肉麵,現在都不用等就可以吃。而房東會不會因為這波浪潮,因此將租求生存?徐佳馨提到,士林夜市未來有可能,永康商圈則是要再觀望。面對這次的倒店潮,沒有人能說得準會到什麼時候。

早就有行業人發現,有一種餐飲店是最容易關門倒閉的,那就是連鎖餐飲,在生意高峰期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開下好幾家的連鎖店,老闆為了達到品牌迅速被推廣的境界,這樣做,是光明還是一個坑?比率占一半一半吧。

台灣投資移民專家為移民投資者規劃的是穩定的,已經成功的,高科技背景的投資計畫,非餐廳非茶飲店的高端計畫,為您的投資移民計劃預約成功的保證。

0 Comments

台灣驕傲!在危機中展現韌性

5/2/2020

0 Comments

 
Picture
0 Comments

移民來台2年多 港人夫婦曝台灣「最宜居」原因

4/27/2020

0 Comments

 
Picture
去年香港一連串的反送中遊行遭到政府無情打壓,讓越來越多的香港人擔憂未來會失去自由!一位來自香港梁小姐,她以投資移民的方式和先生選擇定居在台中,在台灣生活2年多,她深深的體驗到台灣真是一個寶島。
走進梁小姐的住家,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散發出一種恬靜淡雅的氣氛,22樓高層可以遠眺台中科博館,房價卻只有香港的1/6,但吸引她移民台灣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房價。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梁桂明表示,「一個人要不要留下來在那個地方,最主要的是那邊的人跟人情味,所以台灣對我來說,我感覺就是很親切,你要跟誰去溝通,他們都願意把他的心跟你去溝通。」
​
梁小姐原本在香港從事房產事業,先生是科技人才,但1997年之後他們感受到中國帶來的種種社會壓力,決定退休之後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比較過歐美其他國家後,他們覺得台灣是最適合的地方,因為這裡的人們最和善。梁桂明說:「和善,很熱心很平和,我覺得這是其他國家比不上的。」
Picture
尤其這一次武漢肺炎,台灣超前部署的防疫工作,讓全世界看到台灣一流的醫療水準。

梁桂明提到,「這次政府的防疫很快,很快就封關,然後民間力量就組一個團隊把那個口罩做出來,我們還有力量去把口罩輸出去外國的其他國家,還要去幫別人,所以我覺得這次台灣在世界上立了一個很好的形象。」
​
移民台灣2年半,梁小姐和先生都愛上台灣,她說香港是一個借鏡,呼籲台灣人一定要珍惜這份自由,千萬不要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可貴。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貝克漢臉書聊防疫 請教台灣人祕訣

4/21/2020

0 Comments

 
Picture
英國退役足球巨星貝克漢週末在臉書聊防疫,還特別提到台灣,請問大家如何保持健康與樂觀。(圖取自facebook.com/Beckham)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多國紛紛祭出禁足令。英國退役足球巨星貝克漢週末在臉書聊防疫,還特別提到台灣,請問大家如何保持健康與樂觀。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貝克漢(David Beckham)18日在臉書PO文寫說:「在英國的隔離已來到第4週。目前為止我們已組了樂高、下廚、看電影、運動,並且設法辦公。我知道你們都非常有創意,所以我想請台灣的朋友們給點建議,如何保持健康、保持正能量,以及如何娛樂小朋友。」

貝克漢還PO出他抱著愛犬玩樂高的照片。

許多台灣網友在下方留言,趁機為台灣宣傳,有人說來一杯台灣珍珠奶茶、看台灣的中華職棒,還有人留言說每天下午2時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播最新資訊。
​
網友也提到陪小孩烘焙、畫畫、種花種菜,還有最近網路最夯的挑戰400次咖啡、任天堂Switch電玩動物森友會,族繁不及備載。不少人寫道,台灣的生活一切如常,沒事盡量待在家,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並且紛紛祝福貝克漢平安健康。
Picture
貝克漢18日在臉書PO文請教台灣的朋友們如何在疫情中保持健康與正能量。(圖取自facebook.com/Beckham)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台灣修改移民條件開公司需營運3年 有申請人稱再考慮

4/6/2020

1 Comment

 
Picture

在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上月初修改港澳人士投資移民的審批條件,加上新型肺炎疫情封關,令部分申請人移民進度延誤。

當局的新規定要求,投資600萬元新台幣的港澳人士在台灣開設實體公司時,要聘請兩名台灣籍員工,營運期由1年延長至3年。新政不影響投資計劃已獲核准的申請人,但仍在審批的則需符合新要求。

​
正等待當局批出許可的港人蘇先生說,新規定令他要重新思考如何再降低虧損,在台灣做3年生意。而投資計劃改動亦拖長了審批時間,又遇上疫情,台灣封關,令他亂了陣腳,最擔心女兒的升學問題。

移民顧問張小姐透露,在去年香港反修例運動至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客戶人數急升4倍。她分析,當局是因為港人申請移民台灣數目暴增而修改條件,期望港人並非只著眼於台灣的福利,而是能對當地社會作出實際貢獻。

張小姐建議在新規定下,有意移民台灣的港人,必須評估財政能力可否承受3年的創業風險,並調整心態融入台灣。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1 Comment

為兒教育從港移民台 工程師改行賣披薩

4/3/2020

0 Comments

 
Picture
來自香港的龔皓,曾經在新竹擔任工程師,後來回到香港結婚生子,如今又回到台灣,在淡水和太太一同創業,開披薩店。原來他在為人父之後,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了孩子的求學,而決定移民台灣。精彩節目周日下午3點請準時收看三立電視CH54台「我們一家人+」。

三立電視與內政部移民署共同製作 新住民發展基金補助 廣告

「我們一家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ETwearefamily/

「我們一家人+」網站:http://setwearefamily.setn.com/
「我們一家人+」YouTube:http://bit.ly/wearefamilyplus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譚仔三哥賣盤移居台灣拒再賣米線 兒子上綜藝自爆娶台妹落地生根

3/16/2020

0 Comments

 
Picture
譚仔三哥曾是香港米線界巨頭。
譚仔雲南米線與譚仔三哥雲南米線先後被日本丸龜製麵的母公司Toridoll Holdings收購,前者的主理人「五弟」譚澤均已開展新生活,至於「三哥」譚澤群,原來與家人移民台灣,他早前與兒子Eric亮相台灣節目。三哥在節目中更透露不打算再賣米線,決定收山在台灣享福。
​

個多月前台灣綜藝節目《WTO姊妹會》邀請了移民台灣的香港人,分享移民後的生活點滴,其中之一的嘉賓正是米線店「譚仔三哥」太子爺Eric。在節目尾聲,Eric爸爸譚澤群驚喜現身。
Picture
三哥創立的「譚仔三哥」是香港米線代表。(《經濟日報》照片)
​「譚仔三哥」太子爺移民台灣
Eric在節目中跟7位移居當地的港人一起受訪,席間Eric透露於2011年獨自來台灣,於當地開設「譚仔三哥」分店,他說:「其實不是爸爸派我過來,是我自願過來,因為不甘心,不想待在一個沒有人看見你的地方。」,當時他的國語不太好,由於不懂以國語點餐,結果足足吃了一個月滷肉飯。

他續說那米線店經營了不夠3年就結業,現在,他繼續經營生意,但就不再開米線店,而Eric更娶了台灣女生,組織家庭開展幸福生活。
​

由於起初Eric未有透露是「譚仔三哥」太子爺,當他向主持人莎莎和郭彥均承認之後,主持人即興奮跟他握手,又笑言Eric應該得到高級的招待。
Picture
「三哥」譚澤驚喜現身台灣節目。
於2008年,「三哥」譚澤群跟五弟譚澤均拆夥,把當時12間分店平分。三哥與六弟離開「同心飲食」另起爐灶,創立「譚仔三哥米線」及譚仔飲食發展有限公司。
​

而三哥於2016年接受傳媒訪問亦曾透露,其平均每間分店日賣800至1000碗米線,以56間分店計算,每日可賣出5.6萬碗,一年便可賣出逾2000萬碗米線。三哥指人均消費額介乎40至50元,以中位數推算,譚仔三哥一年營業額高達7.5億元。
台灣綜藝節目【WTO姐妹會】
香港人老實說... 台灣!!移居首選?! 三哥現身!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台灣防疫成果驚艷全球!以色列、紐西蘭總理宣布:將緊跟「台灣模式」對抗新冠病毒

3/16/2020

0 Comments

 
Picture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示將參考「台灣模式」對抗新冠疫情。 (圖片來源/Jacinda Ardern、Benjamin Netanyahu臉書)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參考台灣防疫經驗並採取類似方法應對
以色列曾在3/9宣布:「為了因應全面升高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有旅客不論國籍,只要從海外入境一律需自我隔離14天」,被公認為目前全球邊境管制最嚴格的國家,迄今確診病例195例、0死亡。

總理納坦雅胡3/15表示,以色列政府將遵循「台灣經驗」來對抗疫情,他強調:「新冠病毒是一種隱形的敵人,但無論如何都要將它揪出來」,因此,以色列將參考台灣防疫經驗並採取類似方法來應對。
​

納坦雅胡也宣布,商場、飯店、餐廳、劇院即日起開始全面關閉,員工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才需要去上班。不過,藥局、超市及銀行等提供重要服務的場所會繼續營業。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台灣模式相當成功,我們將會相當緊密地跟隨
依據紐西蘭衛生部3/16公布最新資料顯示,目前該國共有8位確診病例、2位疑似病例;另有2875人正在隔離、7070人已解除隔離。紐西蘭稍早也宣布將參照以色列的邊境防疫模式,3/16起實施所有入境人士(來自太平洋島國人士除外)自主隔離14天。
​
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3/15公開表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將緊跟「台灣模式」。她強調:「台灣針對集會建立的因應架構相當成功,紐西蘭也將依此原則來制定公眾集會指引。」
何謂「台灣模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5公布「公眾集會因應指引」,列出公眾集會風險評估的6大指標:

1. 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
2. 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況
3. 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
4. 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
5. 活動持續時間
6. 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

阿爾登強調:「我們將會相當緊密地跟隨台灣模式,他們(台灣當局)針對公眾集會所建立的因應架構,是相當成功的。」

除此之外,阿爾登也向紐西蘭前鋒報(The New Zealand Herald)解釋,紐西蘭之所以至今尚未下令中、小學停課,同樣是因為比照台灣停班停校的標準。目前,紐西蘭已針對全國學校展開調查,評估學校以網路進行教學的可行性,以便當有需要停課時,能夠讓學生透過網路在家上課。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移民台灣】高雄擬建「香港村」? 移民台灣4個方法

3/11/2020

0 Comments

 
Picture
台灣是港人熱門的移民選擇之一。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市府正思考疫情結束,在高雄規劃「香港村」,盼香港移民首選高雄,幫助高雄跳躍飛升。如有意移民台灣的港人可透過甚麼途徑呢?申請人又需具備甚麼資格呢?

【延伸閱讀】台內政部:買房不是移民台灣核准條件

1. 投資移民

有意移民台灣的港人可以申請投資移民資格,申請人須在台灣投資600萬元新台幣,即約155萬港元,通過審查便可獲得居留證,同時亦須在台灣連續居住1年,期間每次離台不得超過30天;或連續兩年內,每年在台灣居住滿270日,便可申請定居證入籍台灣。

鑑於年港人投資移民的個案急增,台灣經濟部投審會早前表示,為堵截「假投資、真移民」,將投資移民的門檻收緊,包括營運或投資期要求由1年加至3年,且每年至少要聘請2名當地員工。

2. 創業移民
如申請人想以創業方式移民,除了須具備高中以上學歷外,亦要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條件:
  • 獲台灣內外創業投資、事業投資,或於政府認定的國際性募資平台籌資滿200萬元新台幣,即約52萬港元;
  • 獲同意進駐政府認定的創新業園區或育成機構;
  • 取得台灣內外專利權,或具專業技能;
  • 曾在具代表性的創業、設計競賽獲獎,或申請政府鼓勵外國創業家來台專案的計劃通過;或
  • 設立符合「具創新能力之事業認定原則」的事業,擔任該事業負責人,並投資100萬元新台幣,即約25萬港元以上。


3. 技術移民
申請人須具專業技術能力,並取得香港執業相關證書,或在學術、科學、文化、新聞、金融、保險、證券、期貨、運輸、郵政、電信、氣象或觀光專業領域有特殊成就,即可申請在台灣居留。

4. 升學
申請人在台灣升學畢業後,台灣政府會採用「評點配額制」以計分方式審批僑生留台的工作資格,包括學歷、國語及外語能力、他國成長經驗等8個項目,只要分數滿70分,而受聘的平均月薪須達約38,000元新台幣,即約9,800港元,才能獲准留台工作。

申請人期間須在台居留連滿5年、每年在台居住183日以上,而在第5年的月薪達約42,000元新台幣,即約10,800港元,便可申請定居。

​【延伸閱讀】:多方面了解台灣 在台灣生活有多便宜?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香港人老實說... 台灣!!移居首選?! Hong Kong 2019-12-24【WTO姐妹會】

12/24/2019

0 Comments

 
Picture
0 Comments

【移民東亞‧台灣】慢活台灣! 投資移民只需$150萬

10/15/2019

0 Comments

 
Picture
​台灣的物價較低,而且飲食、文化和習俗多方面與香港相似。申請移民台灣,就算獲發護照後亦毋須放棄港澳居民身份,是吸引港人移民的賣點之一。其中,以投資移民方式申請定居台灣,需要具備甚麼條件呢?持有居留證的人士,能否申請當地的全民健保計劃?
Picture
【延伸閱讀】:移民台灣4個方法懶人包

投資移民是一項怎樣的政策?
投資移民是台灣當局一項針對港澳居民而設的移民政策,由2008年8月1日開始,台灣正式實施「入出國及移民法」,持有特區護照的港澳居民,只需在台灣投資600萬元新台幣(約150萬港元)開設或入股公司,即可取得台灣居留證。要留意,買房不是移民台灣的核准條件。

【延伸閱讀】:台內政部:買房不是移民台灣核准條件

申請條件及所需文件
申請人同時須在台灣連續居住滿1年,期間每次離台不得超過30天,在不需要放棄港澳居民身份的情況下,亦可申請台灣的戶籍和護照,享有全球161個國家免簽或落地簽證待遇。

有關投資移民的申請條件,包括不持有港澳居民以外其他國籍、有台灣籍國民作為擔保人,以及預備所需文件,包括居留申請書、港澳永久居留資格證件、無犯罪紀錄證明書和合格的身體檢查報告等。

定居要求
若申請人在台灣連續居留滿1年,期間每次離台不得超過30天;若連續居留滿2年,每年在台灣居住270日以上;以及連續居留滿5年,每年在台灣居住183日以上,才可申請定居證及入籍。申請人亦可帶同其配偶和20歲以下未婚子女移居台灣,所有家庭成員必須為港澳永久居民。

【延伸閱讀】:多方面了解台灣 在台灣生活有多便宜?

全民健保計劃
台灣是全球少數推行全民健康保險的地區之一,基本上每個台灣人都必須參加全民健保計劃。港澳居民若持有台灣居留證,但暫時未取得台灣戶籍或護照,只需在台灣連續居住滿6個月以上,期間離境次數不超過1次且不超過30天,也能申請全民健保計劃。

​在全民健保制度下,市民會獲發一張全民健保卡。有需要時,攜帶健保卡就可自由選擇有全民健康保險徽章的指定醫院、診所、藥局、醫事檢驗機構,享用醫療照顧服務。醫療費用可於治療當日或出院日計起6個月內申請索賠。
Picture
台灣淡水河(新華社照片)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移民東亞‧台灣】台內政部:買房不是移民台灣核准條件

10/14/2019

0 Comments

 
Picture
香港社會持續出現動盪,有調查指不少港人正計劃移民,其中台灣是熱門地點之一。台灣內政部移民署昨天表示,會對移民申請嚴格把關,務將不利台灣者阻絕於境外。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昨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所有各類申請居留、定居案件,都會透由各種管道進行安全查核,審視各項積極、消極條件,務將不利台灣的因素阻絕於境外。

買房移民不屬核准條件
根據現行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移民署說,港澳居民有工作、投資、就學等16款事由可移居台灣,已屬多元;另外,今年1至9月居留申請數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4.16%,定居申請數也增加25.17%。

移民署指出,依同辦法第22條,若有足夠事實認定申請人有負面行為、有危害台灣利益之虞,其申請不會獲批。

針對有網絡輿論宣稱,以600萬元新台幣(約150萬港元)買房自住就可移民台灣,移民署澄清說,這不但是錯誤信息,也不是核准條件。

【移民東亞‧台灣】慢活台灣! 投資移民只需$150萬
【移民台灣】多方面了解台灣 在台灣生活有多便宜?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移民攻略】港台日物價比較 租屋比香港平近一半?

7/26/2019

0 Comments

 
Picture
台灣、日本均是港人熱門旅遊地方,近來更多了港人有意移民至當地。雖然經常到當地旅遊,對當地的物價水平略有了解,但要在當地生活,就要考慮更多在日常生活的開支。在決定移民前,不妨計算一下,能否負擔在當地生活。

【延伸閱讀】:【移民台灣】「移民」再成話題 移民台灣4個方法懶人包
【延伸閱讀】:【移民台灣】多方面了解台灣 在台灣生活有多便宜?

工資水平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工資報告2018/19》,比較三地在2017年的每月平均名義工資(Nominal wage),香港為15,271元;台灣為49,989元新台幣(約12,569港元);日本為333,800日圓(約24,132港元)。
​
而最新數字方面,根據本港政府統計處,香港在2019年首季所有選定行業的每月平均薪酬為16,928港元;而按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年5月份的數字,台灣各行業受僱員工的每月平均薪酬為49,815元新台幣(約12,525港元);按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今年5月份的數字,日本僱員平均每月現金收入為275,193日圓(約19,895港元)。
Picture
很多港人熱愛日本文化,近年更不少人考慮移居當地(圖片來源:unsplash)
最低工資
香港的法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37.5元;台灣的基本工資(最低工資),月薪為23,100元新台幣(約5,808港元),時薪為150元新台幣(約37.7港元),日本的最低時薪為874日圓(約63.2港元)。

飲食

據《經濟學人》2019年的巨無霸指數(The Big Mac index),對比各地麥當勞巨無霸的單價。香港的巨無霸售價為20元,而台灣的售價為72新台幣(約18港元),日本的售價為390日圓(約28港元)。
Picture
台灣與香港文化相差,而且有不少地道美味,生活節奏較慢,吸引不少港人移局當地。(圖片來源:unsplash)
租屋
香港樓價高企,成為不少移民的原因之一,而台灣、日本,當地租金又會便宜多少?據瑞銀集團於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Cost of living in cities around the world),統計了有傢俱提供的兩房單位、無傢俱提供的三房單位及當地標準住宅,綜合以上3種的單位所得的租金水平,香港為3,946.9美元(約30,835港元);日本東京為1,951.5美元(約15,246港元);台灣台北為1,861.4美元(約14,542港元)。

交通費
香港面積小,而且交通工具四通八達,但台灣、日本的面積較大,出入或需以汽車代步。據統計網站Globalpetrolprices顯示,香港的油價的最高,為每公升約17.39元,台灣為每公升約7.24元,日本每公升約10.20元。
公共交通方面,據統計網站Numbeo的數字,比較各地公共交通月票的價格,香港為約500元;台灣為約322元;日本約為719元。

​醫療

除了要考慮到衣食行的物價外,醫療亦是日常生活中重要開支。比較三地公立醫院一般病房的每天收費,香港的療養或復康、護養及精神科病床為每天100元,急症病床為120元。台灣台大醫院的最低病房收費,持當地全民健康保險的健保卡為172元新台幣(約43.2港元),自費為3,933元新台幣(約988.9港元)。日本的東大病院,普通病床為免費,沒有日本國民健康保險人士或不能享用,而最低價格的病床是4人病房,收費為每晚5,400日圓(約390.4港元),有日本國民健康保險人士,只需付整體醫療費用的30%。
Picture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移民東亞‧台灣】多方面了解台灣 在台灣生活有多便宜?

7/25/2019

0 Comments

 
Picture
台灣在飲食、文化、語言和生活習慣上,與香港相似,加上台灣物價便宜、生活環境舒適,近年吸引不少港人透過升學、投資或創業等方法移民台灣。在決定移民台灣前,可以先了解台灣是一個怎麼的地方,以及當地的工資水平和福利等等。

【延伸閱讀】:「移民」再成話題 移民台灣4個方法懶人包
【延伸閱讀】:調查:近半港人考慮移民 台灣成移民首選

人口
台灣現時人口約2,359萬人,土地面積36,197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台灣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52人,全球排名第10位,遠遠低於澳門及香港,分別每平方公里20,027人及6,777人、全球排名第1位及第4位。

外僑方面,港澳居民移民台灣有上升的趨勢,根據官方移民數據,2019年首5個月,共有575名港澳居民取得台灣居留權,較2018年同期增加27%。

經濟
台灣當地2019年上半年失業率平均為3.68%,較2018年同期上升0.02%。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字,以國際滙率計算,台灣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5,894億美元,人均GDP估計約為24,971美元。

按2019年世界銀行集團報告,台灣在營商環境便利方面獲得80.9分(滿分為100分),在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3位,而新加坡及香港分別排名第2位(85.24分)及第4位(84.22分)。
​

2016年,台灣的堅尼系數為0.339,低於香港的0.539,顯示社會貧富不均的情況沒香港這麼嚴重。
Picture
生活指數
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公佈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133個城市中,台北的生活成本排名第56位,而新加坡、香港和巴黎共同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按最新數字,台灣2019年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02.99,較2018年同期上升0.86%,而2019年上半年平均CPI,亦較2018年同期上升0.56%。
Picture
最低工資
2019年1月1日起,台灣實施最新基本工資(最低工資),月薪制基本工資調整為23,100元新台幣(約5,800港元),時薪制則由140元新台幣調整為150元新台幣(約37.7港元),稍微高於香港的最低時薪37.5元。

工資水平
據本港統計處今年第一季數字顯示,所有選定行業的每月平均薪酬為16,928港元,而按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年5月份的數字顯示,各行業受僱員工的每月平均薪酬(計及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49,815元新台幣(約12,516港元)。

日常支出
以本港水務署參考國際水協會(IWA)2017年發表的資料所指,本港每100立方米飲用水總額為262港元,價格稍高於北京及上海,而台北每100立方米飲用水總額為414港元,比香港貴約1.58倍。

退休金
以台灣勞工的身分而言,台灣的退休金制度可分為三類,包括「勞退舊制」、「勞退新制」及「勞保年金」,主要確保勞工在退休後,每年仍有生活費可花 。

台灣政府於1994年施行的勞工退休金條例(即勞退新制),規定僱主必須為勞工按月提繳不低於其月薪6%的供款至個人退休金專戶,勞工也可依照個人意願,每月另行作出不高於月薪6%的額外供款。

如香港居民移民台灣打工,其僱主亦要為你繳納不少於月薪6%的供款,而你可自行決定是否繳交額外供款。不像本港的強積金制度,勞退新制並沒有法定僱員作出每月供款。

社會保障
台灣當局於1999年首度開辦「勞工保險失業給付」,規定被保險人若處於失業狀態,且保費已繳滿1年,即可領取失業金,領取金額為勞保投保薪金的50%。

全民健康保險
台灣於1995年起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全民健保),取代以往的勞工保險、農民保險及公務員保險。全民健保針對不同身分類別,規範保險費計算方式,一般保險費率為4.69%,如一家超過三口,亦以三口計算全月保險費。

受僱者需自付30%保險費,僱主及政府則分別負擔60%及10%;如你是僱主或經商者,則需自行負擔100%保險費。

持有台灣居留證但暫未入籍的港、澳、大陸或外籍人士,若在台居留滿6個月,期間曾出境1次且未逾30日,亦能申請全民健保計劃。 

教育
台灣的教育制度規定學生必須完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涵蓋6年小學、3年國中及3年高中職教育。十二年國教只是義務教育,並非免費教育,家中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如未能繳付學費,可提交家庭收入證明,申請成為「低收入戶學生」,獲取政府的額外補助。

完成十二年國教後,學生可參加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或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以獲取修讀高等教育的資格。

據學友社資料顯示,今年本港中六生若選擇前往台灣升讀各大院校,視乎修讀的學科、住宿和生活要求,每年需要2.4萬港元至8.9萬港元不等(以1港元兌換4元新台幣計算),門檻較前往歐美地區升讀大學的費用便宜得多。
​
註:除另外說明,上述滙率以1元新台幣兌0.25港元計算。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移民攻略】調查:近半港人考慮移民 台灣成移民首選

7/18/2019

0 Comments

 
Picture
【移民攻略】調查:近半港人考慮移民 台灣成移民首選
近日《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起社會爭議,移民再度成為港人熱話。有調查指出,有近半成受訪港人曾考慮移民,而最有移民傾向的是較年輕的受訪者。最受歡迎的移民目的地,分別是台灣、澳洲及加拿大。

年輕人最想移民
英國市場調查公司YouGov於上月訪問了892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人,了解他們對於移民外地的意向。調查發現,近半(47%)受訪者曾考慮過移民,而他們的移民傾向因應年齡、學歷及婚姻狀態而不同。當中最有移民傾向的為年輕人,18至24歲的受訪者中,有66%想移民;25至34歲的受訪者中有67%想移民;最少為5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只有30%有移民傾向。

學歷較高的受訪者更傾向移民,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歷的人有移民傾向的人高達55%,而沒有學士學位的為38%。調查亦發現,未婚人士(52%)比已婚人士(42%)更傾向於移民。

台灣成移民首選

對於考慮移民的受訪者而言,他們最想移民台灣 (50%),其次是澳洲 (30%)、加拿大 (23%) 和日本 (20%)。而投資移民是最受他們歡迎的移民方式,佔有意移民的受訪者37%,其次為技術移民 (28%)、婚姻移民 (17%) 及商業移民 (14%)。
​

在考慮移民的受訪者中,有24%表示可能在未來三年內移民,43%表示不太可能在這一時期內離港,32%人尚未確定移民時間。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港爸為子女教育移居台灣:台灣絕大部分幼稚園不需面試

3/2/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港爸Rock為子女教育移居台灣
​有家長拼命催谷子女想贏在起跑線,有家長卻只想孩子有快樂童年。育有一對子女的港爸Rock及台籍妻子Sindy,眼見身邊的朋友為孩子的教育疲於奔命,甚至有朋友與年僅兩歲孩子,先後面試13間幼稚園,頓感壓力,最終決定移居台灣。兩人均稱,不想成為怪獸家長,只想孩子在輕鬆教育環境成長,讓孩子有快樂的童年。

Rock和Sindy於2013年初結婚,並於同年底及2015年底誕下一對子女,Sindy坦言,嫁到香港後,原本一直打算在香港生活,一對孩子也會在香港接受教育,惟香港教育制度令她和丈夫感到很大壓力。


  • 香港的教育真的讓我們嚇到,身邊朋友老早就幫孩子報讀playgroup;亦有朋友帶著孩子面試13家幼稚園;也有朋友為了面試,壓力好大,尤其是幼稚園升小學。

當她女兒兩歲時要幼稚園面試時,恰巧是她回台待產生弟弟同期,惟在香港沒有長輩可以幫忙照顧,她只能帶上女兒回台灣,最終錯過了面試時間,丈夫透過寫信給數間心儀幼稚園,向校長表明情況,終獲一間幼稚園安排回港面試並錄取讀K1下午班。

而令她和丈夫萌生移居台灣的觸發點,是女兒在2016年開始上幼稚園。Sindy憶述,女兒所讀的幼稚園雖屬活動教學為主,但每天仍有功課要做,雖然是簡單的塗顏色、勾選等簡單功課,女兒也很喜歡做,但每天有功課,令她吃不消。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次她將女兒請假一周帶回台灣,豈料回港後,赫然發現有十幾份功課等著她完成,


  • 這讓我感到驚訝,原來這麼小年紀,在香港已經有做功課的壓力,而且上課時間只有短短3小時,這不只小孩有壓力,大人也有壓力。

除了教育壓力,Sindy稱,香港寸金尺土,居住及活動空間很小,通常都是放假才能帶孩子去農莊之類,這也是她想回到台灣生活原因之一。

  • 有一次我的家人去香港,也一直說香港的家很小,在台灣的家我們有四層樓,一共四間廁所,他們上次來香港的家,全部的人搶一間廁所。

​雖然她想回台灣生活,但她稱,礙於要尊重丈夫的工作,加上這是重大決定,故一直不敢提。豈料有一天丈夫主動提出,初時還以為對方開玩笑,後來才知是認真。兩人經過一輪未來安排,並獲娘家支持,終於去年2月回台灣過農曆新年,且移居台灣,Rock於去年3月正式移民台灣。
Picture
Rock和Sindy育有一對可愛的子女。(受訪者提供)
移居台灣後,她們一家四口先住在台中的娘家。Sindy很快重返職場,在以前就職的學校,負責學生成績及幫忙高三學生申請海外大學。女兒所就熟的私立幼稚園,離家車程約5分鐘,Rock在機緣巧合下創業,開髮型屋。

  • 台灣幼稚園活動空間多

對於香港和台灣教育制度,Sindy直言,兩地教育有很大區別,台灣的幼稚園不需要面試,只要有空位報名即可,雖然台灣的幼稚園也有名校,但家長在選幼稚園時,通常會選家附近,而且幼稚園都是很開心。台灣的幼稚園相比香港,真的輕鬆很多。

Rock直言,在台灣是家長選幼稚園,但在香港需要報幾間,又要面試,壓力比台灣大好多。

如今,女兒每天早上9時前送到學校,下午6點前接回家,加上學校設有沙坑、小泳池、操場,還有戶外遊戲區溜滑梯,學校內更有養鴨子、兔子與種金桔樹,之前更試過體驗採金桔,然後做金桔汁。另外學校很少功課,大約一兩周才一次功課。

​Sindy稱,相比香港,台灣活動空間很大,由於她居住在台中較偏鄉下的地方,故家有四層樓,且有有很大庭院,小孩活動的範圍比較大,其父有自家菜園、自家雞舍鴨舍,兩名孩子可親近大自然,放假時會帶孩子去親子餐廳,農場,遊樂區,風景區等。
Picture
Rock和Sindy空閒時,就會帶上一對子女到農場等地遊玩,親親大自然。(受訪者提供)
夫婦兩人直言,不想當怪獸家長,只希望小孩有快樂的童年。
​
  • 成績不代表一切,小孩快樂成長,順其自然發展自己的興趣,過分強逼及催谷子女,孩子長大後,他們有了選擇權,也不會繼續做。​
本網站新聞內容皆轉貼自網路新聞<閱讀原文>
0 Comments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December 2019
    October 2019
    July 2019
    March 2018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HOME|申請資格|申請流程
樂活台灣|NEWS|FAQ   
2020 copyright©️台灣投資移民專家  All right reserved.